第9期(总第9期)

非洲趣事

日期:2016-07-14 浏览:2722

                                    文/罗啸川

    2013年8月,毕业一年的我踏上了非洲大陆,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喀麦隆之旅。
    喀麦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穷,到处都是破败的木屋,衣不蔽体的小孩子用大大的闪烁的眼睛看着我。然而对视不到3秒后,他们竟然咧开嘴笑了,露出黑人标配的大白牙,吐出两个很不标准的发音:“你好”,并开始手舞足蹈来逗笑我,玩起足球对我说:“China football, not good! Cameroon football, very good!”这不就是“穷开心”嘛。
    项目所在地位于旅游城市克里比市,属于法语区,所以说不会几句法语都没法“混”。和咨工混熟了之后,我向副总监Gaston请教:“How to say ‘hello’ in French?”Gaston回答我:“Bonne nuit.”当第二天我熟练地用法语“Bonne nuit”向当地人问好的时候,每个人都乐不可支。当时我也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语言天赋过人呢。后来才知道“Bonne nuit”是“晚安”的意思,大白天和别人说晚安,怪不得每个人都在笑我!
    当地渔业资源丰富,有很多物美价廉的海鲜产品,当地人下海捕捉到的龙虾都会直接在家门口的路边贩卖。他们知道我们是来做工程的“Boss”,也清楚中国老板面对他们挺友善。每当我经过的时候,小朋友们简直乐开了花,特别的热情,大老远的就向我招手,高声呼喊“Ami(朋友)”,真让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还没等我靠近,小朋友们就主动上来围住我,开始兜售他们家的龙虾。语言不通没关系,聪明的小朋友们直接把价钱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地上!盛情难却之下只好成交了。
    在非洲,当地人永远那么乐观,做事慢吞吞,优哉游哉的。作为现场技术员,这可把我急坏了,每当我需要验收时,我都提前一天通知当地咨工,明确告诉他们验收的准确时间,每次得到的答案是“No problem”。然而第二天9点我打电话得到的回复是“On the way”,要求再等等,哪知道11点了还没到,再打电话,“I’m coming!”我想这次半个小时内应该能到了吧,而在现场一直等到下午2点才看到咨工终于姗姗来迟的身影。原来“On the way”和“I’m coming”的意思是“马上来”和“快到了”啊!这件小事足见当地人的“慢”性格,他们的处事风格也极大的磨练了我的耐心。
    相处久了,尽管无法接受他们的一些习俗和想法,但也尊重他们的宗教和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非洲的两年光阴,让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我大开眼界,认识到世界如此不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