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总第10期)

追寻

日期:2016-08-22 浏览:3073

文/陈宇丹

    95年前,砸碎铁牢的斧头与收获秋耕的镰刀相会,中国人民在漫漫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座璀璨的灯塔,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给和平时代的中国人民带来了信仰和力量,在各行各域上拨开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头上的迷雾,带领他们追寻先烈的足迹勇往直前。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每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光辉的“七一”,奉献的“七一”,时间的尘烟,掩盖不了的先驱的精神,阻挡不住追随的步伐。四航人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四海为家建设祖国。小聂,他是珠海城际项目部的一名施工员,平时性格腼腆的他,工作上却充分展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刚毅与奉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曾有过美好的憧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朝九晚五……可这一切似乎只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用他的话来说:“我每天拖着一身的泥巴、沾着混凝土,在工地上‘昼伏夜出’”。晚上在工地值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可第二天,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办公室看图纸、查规范、编方案,下工地等。赶工期正值夏日暑伏天气,近四十度高温下,他负责的桥梁墩身施工“多点开花”,每天都在“日光浴”下全线往返数次,短短一年,就从“白面书生”蜕变成了 “黑脸工程师”,大伙都对这个小伙都赞不绝口,就是可靠。工作第一年的春节,他主动要求在工地值班,甚至他母亲病危的那晚他还在现场指挥着工人打混凝土,家里要他立即赶回,他却坚持站好这一岗后才立即奔赴车站。他回来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现在赤裸裸来去无牵挂,就奉献在这了。”

    在四航人铺路架桥、筑港通航战线上,还有千千万个“小聂”,他们多少次放弃了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多少次承受着疼痛带来的折磨,却依旧怀抱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追寻先驱们的足迹,默默无闻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