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总第12期)

数据,就是试验的生命

日期:2016-12-01 浏览:2837

文/吴丽虹  邓高闪

    夜半,天还下着雨,周宁一拐一拐地往宿舍走去。

    舍友看见了着急地跑过来紧张道:“都叫你白天再去了,没事吧?数据比命还重要吗?” 周宁只是呲着牙笑:“数据就是试验的生命呀。”原来,晚上核对数据时周宁发现检测数据有误,便不顾舍友的阻劝就往工地跑,想重新检测原始数据,不料天太黑了又下雨,一下车就摔泥潭里了。“没事儿,数据明天就要用,核对好了踏实。”见同事担心地看着自己擦破的手,周宁反而安慰起他来。

    2010年,在云桂铁路项目部试验室的建设还未见雏形时,周宁便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 “试验是工程的眼睛,特别是隐蔽工程,只有我们的试验数据能准确判断。” 一放下行囊,周宁就投入到试验室的建设中去。他六年如一日,晚归已成家常便饭,甚至是夜里,其他员工都进入梦乡了,还经常看到他疲惫的身影。

    2010年7月,工程需用混凝土受当地原材料限制,只能用机制砂替代河砂,且需用量大,给工程结构质量提出了重大考验。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找到最佳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呢?周宁用了多达两百四十组的混凝土配合比调试试验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并在混凝土浇筑时,规定试验室人员必须在拌合站进行全过程监控,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周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保证了混凝土实体强度全部合格。

    2014年12月,在新项目开工前,试验室的员工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不免心里打退堂鼓,周宁知晓后,郑重地向他们承诺:“这个工程我一定能够带领你们完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周宁却用实际行动来落实他的诺言。在工作中,不管多简单的数据文件到他手里都要扫描几遍,有时甚至二话不说就往工地上跑。“数据一定要真实,疏忽不得。”周宁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数据而不知疲倦地往返现场。在他的影响下,试验室所有人员无不团结一致、昼夜投入工作。很快,工程的路基基床底层、表层的试验段填筑……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顺利完成了,工程实体、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云桂线和沪昆线所有施工单位观摩的亮点工程,得到了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