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总第14期)

质量管理“三部曲”——公司荣获广东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纪实

日期:2016-12-01 浏览:3180

文/李玲  吴丽虹

   “荣获201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说起近期来获得的质量管理奖,徐健的话匣子就打开了,“5项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5个设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这可是公司成立以来斩获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奖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注重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加大项目QC小组活动帮扶力度、全面推进工程创优工作,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健全制度夯基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公司就已经推广QC小组活动,并且在1986年就获得了局优奖。但是在往后的日子项目部对活动认识不够、不重视、区域间开展不平衡,活动难以推广开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作为保障,2012年,公司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并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完善规章制度并实行科学化管理,第一步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部副经理吴汉初介绍说。建立质量责任制度为活动开展把好第一关,公司规定各单位经理为体系管理第一责任人,总工为体系管理直接责任人,并提高了部门及各单位体系管理员任职要求;同时成立公司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过程中,制定并不断修订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办法,编制水工、公路、铁路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模板,制定公司竣工资料编制规定等供各司属单位参考,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针对活动一开始走进项目部就受挫甚至受到排斥这一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公司还组织了一系列相关的知识宣贯培训,不断灌输QC活动理念,定期为项目部输送相关知识,点滴渗透到项目质量技术管理中去,逐步统一起项目部开展QC小组活动的思想战线,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公司就斩获了37项优秀成果。

培养人才促执行

    体系建设的完善,制度的落实与宣贯,各项成果的获取,最终都是人才实施管控的结果。完善制度建设后,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第二步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人才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公司组织的质量培训讲究实用性与“接地气”,针对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需求、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及QC活动成果存在的通病,确定培训课题,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建立了多层巩固的培训模式:根据需求外送培训及内部培训与外聘讲师相结合的集中培训;利用质量检查和内审检查的机会送教到基层,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保证了质量管理人员的任职能力持续满足要求;依托质量例会开展培训,减轻项目培训负担,仅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就组织了《质检员工作指引》、《工程创优办法》、《铁路规范》等十余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实用、指导性强,获得了受训人员的一致好评。云桂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兼质检部长周宁说:“公司经常邀请质量管理方面的专家对我们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我们不但学习到了质量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很多现场管理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作技能。”

加强帮扶出成效

    公司以创优为目标开展项目建设,通过理念灌输、责任教育、经济奖罚构建了三公司工程创优价值导向体系,让全体员工在浓厚的氛围中将创优工作铭记于心,对QC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无形的有力推手。

    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公司充分发挥服务和支援项目的作用,持续帮助项目部开展建设工程QC小组、质量通病治理等专项活动,在激发员工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动力的同时,更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如2014年喀麦隆深水港一期工程沉箱及挡浪墙砼出现裂缝及色差等质量问题,公司第一时间调派质量管理专员进场,帮助项目部找到根源,解决难题。在公司的支持和帮扶下,喀麦隆项目部“提高机制砂混凝土面层光洁度”、“降低挡浪墙表面裂缝”两项专项成果分别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三等奖,“减少挡浪墙表面气泡”、“减少沉箱表面气泡”等获得局优秀成果奖。

   “海外申报优质工程时,除了制定质量目标,保证措施、创优计划、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争创优质工程与国内申报一致外,在申报渠道上与国内不完全相同,我们必须走到项目部,帮助和指导他们完成一系列的申报工作”,徐健介绍说。2015年,公司派质量管理专员到项目部一起开展创优申报工作,收集工程一手材料和把握最准确的资讯,与项目部共同撰写、填报资料及制作短片。经过努力,安哥拉洛比托港扩建项目获中交股份优质工程奖,同时,“大体积方块混凝土温度控制”获得了四航局QC小组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