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总第20期)

提升之路 砥砺前行----船机中心管理提升纪实

日期:2017-08-14 浏览:3001

文/张浩  岑宇雯

2017年我们将继续沿着2016年度的步伐,提升系统管理水平,完善人才培养,管控物资成本,加强安全考核,致力于打造优质的船舶施工品牌。” 在今年初船机中心工作布置会上,经理姚坚的讲话开启了本年度生产建设工作的序幕。

对比2016年初提出的年度任务目标,2016年的成绩单可谓分量沉重。一年来,船机中心在提升管理水平、工作绩效等方面不断创新,海内外船舶管控措施相继推出,完善了船舶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强化海内外物资管控,梳理优化船舶资源,用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降低了因船机设备故障而导致的项目资源浪费。

 

以人才促发展

“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我们一直很重视,但效果不甚理想。我们的管理方式要改,培养和选拔方式也要改。”就下一步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姚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2016年3月份开始,船机中心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部门交流会,围绕人才为中心谋划思路,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拓展管理人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管理制度的完善责成了具体措施的落实。新员工入职后,船机中心针对其个人情况指定导师并制定培养计划,通过一级抓一级的方式,使其尽快融入工作岗位。10月初,船员技能比武大赛顺利举办,全新的赛项规则和赛事流程吸引了大家的热情参与,新员工秦帅强勇夺水手项目冠军。通过这次比武,也在船员中激发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

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关爱员工心理健康,为他们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也成了船机中心的工作重点,通过多式多样的活动充分激发员工职业认同感,增强船员凝聚力。在2017新春联欢活动中,各项目部捷报频传。船机中心本部获得公司拔河冠军;安哥拉项目船员全木胡夺得套圈活动冠军;加纳项目船员包揽所有参赛项目冠军。“不管工作还是活动,我们都要争第一。”船员勃发的工作劲头和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让人倍感振奋。

 

以考核强管理

“要紧抓小漏洞、小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管控到位。”船舶季度考评会上,生产副经理陈留生对大家提出了要求。困难也确实存在,船上的工作环境单调闭塞,长期的噪音、高温导致大家工作动力不足,积极性差;船舶工作地点的不固定,流动性较大问题也容易产生管理的“真空区”。

对此,船机中心筹划建立了船舶季度考核制,安排各船船长、轮机长分批次到船机中心交流学习,解读、辅导考核规则。通过考核强化管理,让各船舶自主查找差距,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为实现船舶的动态管理,船机中心在“四航广州”号尝试建立了以船机中心为主导,项目部负责对接监督,船长贯彻执行的船舶立体考核监督制。在这期间,船机中心广泛征求船员意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四航广州”号荣获了公司“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岗”称号。

国内一系列新措施的施行,也给海外船舶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以前海外管理工作一直滞后于国内,新规定下文后,海外船舶管理日趋完善。“亮哥,本季度的海外船舶交叉检查已完成,检查结果及照片我已发给你了。”海外副经理任文明在现场一边打电话一边察看设备整改情况,每一项整改内容都和上季度的仔细对照,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不留死角。

 

以管控保成本

船舶长年在外施工,修理配件的采购一直是管理的重难点,特别是海外船舶。“有些配件不常用,做计划浪费钱,不做万一发生故障就只能等国内邮寄,前后得34个月,真的让人很头疼。”在海外驻守多年的老机长陈怡健对此显得非常苦恼。

为解决船舶配件难题,船机中心根据配件的使用和磨损频率,制订了日常、季度和年度三位一体的预防维修计划,最大程度减少了物资浪费。为鼓励各船自主解决机械故障、节省维修费用,也促使大家多钻研技术,物资部新设立船舶自主修理奖。“现在大家闲下来都在机舱里摸索研究设备,我们船干活的劲头非常足。”对此,“四航广州”号船长梁华原很是骄傲。

2016年,船机中心没有发生过因船机故障而影响施工的情况,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95%以上,应急设备完好率达100%。特别是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项目沉箱出运安装、拖航过程中,“四航广州”号船组在7个半月的时间里往返北海、雷州47航次,拖带航程7520海里,并成功防抗了“莎莉嘉”“海马”等强台风和强热带风暴,提前2个月完成了51件沉箱出运安装任务,得到了四航局、公司及项目部的一致好评。

船机中心的管理变革之路已迈开了第一步,未来,船机中心将与时俱进,继续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船舶队伍砥砺前行……